行业分享 |: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的处女之地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16-11-15 | 1192 次浏览 | 分享到:

互联网医疗企业从医疗的不同角度切入,从预约挂号到诊间支付,从网络问诊到诊后随访,从慢病管理到消费医疗市场等,但却有一块延伸出来的处女之地待开发,那就是互联网医疗大数据。 大数据必然伴随互联网医疗行为而产生,相关企业纷纷布局医疗大数据,如何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挖掘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价值,更好地服务医疗与商业模式探索,是每个互联网医疗企业必须面对的命题。本文将在当前互联网医疗积累的大数据基础上,探讨互联网医疗如何延伸大数据价值。

 

一互联网医疗大数据来源

 

互联网医疗平台经过时间的积累,产生的数据类型和规模也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增长,形成的大数据逐渐呈现清晰的来源趋势。根据目前互联网医疗产品与内容分类,初步整理的大数据来源如图1所示。

 


 互联网医疗大数据来源

1)互联网医疗就医服务患者端。此类平台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就医全流程采集医疗大数据信息。从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在线预约挂号开始,便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等信息输入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随后在医生就医环节,病患的病历信息、医疗影像等信息也将传递到服务平台;看病结束后,患者买单结算的过程中,又将自费、医保报销等支付信息被添加到平台数据库里面,形成互联网医疗平台基础却最为庞大的大数据。

 

2)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用户端。此类平台的健康管理指标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健康数据,特别是与智能监测设备的结合,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便携式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正逐步普及,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采集到的个体健康指标数据与个体输入指标数据都将可以直接连入互联网,进入相关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对个人健康数据随时随地的采集,而带来的数据信息量更是不可估量的。

 

3)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生端。此类平台包括医生交流、工具咨询和医患沟通几小类,其中医生交流类平台可以积累病种解决方案数据库,特别是疑难杂症;工具咨询类平台丰富了医生继续教育知识库,医患沟通类平台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疾病与健康管理,作为患者个人健康信息的补充。这三类平台形成了强大的疾病信息和临床知识大数据。

 

二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特征

 

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的背景与来源决定了其特有的特征,除了大数据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