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吨的疫情医疗废物去哪了?医废产业大涨或将迎来新机遇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03-19 | 1780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积极投身到这场抗“疫”狙击战中,作为最后一条战线的医疗废物处理,也备受民众关注。

由于潜伏传染、急性传染等特征,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数倍。如果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不当,极容易造成水体、土壤、空气受到污染,成为传播病毒的新源头,并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因此,医疗废物处置是关系着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一环。


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家要求属地医废做到“日产日清”,基本保持12小时一次清理,最长不超过24个小时就要进行收集和处理,而疫情医疗废物处理人员也成为了除一线医务工作者之外,离传染源最近的群体之一。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224日,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到262.8/天、湖北省能力达到648.6/天、全国能力达到5830.8/天。仅224日当天,全国收集医疗废物总计2719.1吨,累计处置医疗废物98508.1吨(从120日起)。


疫情发生前后,全国及湖北武汉医废处置能力的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生态环境部)


除湖北省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也较疫情爆发前大有提升,都能够完全负荷起各省的医疗废物处置的需求。从120日疫情爆发以来,四川省处置医疗废物5380吨,含疫情医废375吨,处置负荷率约50%(截至228日);陕西省处置医疗废物2363.47吨,含疫情医废283.25吨,处置负荷率约45%(截至224日)。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设立了481个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国家生态环境部会对其进行每日监控,对于超负荷、高负荷运行的54个城市进行督办预警,并对湖北省的13个市进行“一对一”视频会商,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一线医务人员使用过的针剂、口罩等医疗废物数量也逐日大幅提升,面对与日俱增的医疗废物,全国如何上下一心打好这场医废狙击战?


打响医废狙击战第一枪


要保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能够得到积极有效地妥善处理,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


早在2003年,我国就颁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废管理办法》,但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相对较小,导致该行业所受重视程度长期不足。不过,随着我国每年就诊人次逐年提升,医废的产生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