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为何要为医疗信息集成平台选择集群架构?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2-06-10 | 15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1




集群架构的五大优势


1.可扩展的负载均衡能力,满足高并发需求


集群架构可以提升集成平台整体的处理能力,包括更高的TPS(事务数/秒)、更大的吞吐量、更多的并发数、更快的响应时间等,再经由负载均衡提供高效合理的动态任务分配机制,进一步提升了集成平台的总体运行效率。即使面对多院区、集团化、区域化等大规模医疗数据应用场景,也能保证系统的高性能。


2.服务熔断、降级等保护机制,让系统更稳定


集群架构还需具备服务熔断和降级能力,当下游服务因访问压力过大而响应变慢或失败时,上游服务为了保护系统整体的可用性,可以暂时切断对下游服务的调用。由于医院内部各信息系统的性能参差不齐,集成平台承担了大量业务日常运行压力,如果一次查询的数据比较大,内存使用已在高位的情况下,在某一时刻很可能会出现内存过载导致响应超时甚至服务器宕机的状况。通过集群架构的服务熔断和降级能力,可有效提升集成平台的抗压性,保护集成平台的稳定可靠。


3.自定义部署策略及智能资源分配,使管理更精细


对于不同场景下多样化的数据需求,在进行充分细致的梳理后,能分别由集群内的不同服务器节点进行处理,系统会根据各类任务需求的特征进行动态任务分配和管理。


例如,集群架构中的系统能根据医院自助机的不同请求智能分配资源: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查询类服务(如号源信息查询、医生排班查询等),将会自动分配给能同步并行处理数据的服务器节点,进行快速反馈;而对于自助机中的操作类服务(如预约确认、预约取消、自助缴费等),更注重消息顺序和保证传输,则会分配给能进行异步处理的集群服务器节点。通过自动区分需求特征并匹配给对应的集群服务器节点,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使业务运行更加平滑。


4.生产开发环境隔离,多人并行开发和规范的DevOps


目前,笔者所在医院信息中心有40余位开发人员,在处理各类功能开发和日常运维等任务时,会采用多人同时上线的方式,以保证工作效率。采用集群架构的集成平台在性能上能轻松支撑多人同时在线开发,在功能上分离了生产和开发环境,并提供了规范的DevOps流程管理,项目需要被审核确认后才会被部署至生产环境。众人各司其职,做到“忙而不乱”。


5.统一API网关管理,做好服务鉴权和访问管控


随着集团下属各医院陆续上线互联网医院等功能,外部对数据的调用和查询需要通过开放API实现。为了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需要控制账号的访问权限以及访问次数。集群架构需要能实现统一的API网关管理,提供服务鉴权、访问管控等功能,帮助IT管理者更清晰地看到各接口之间的调用关系,并实现对系统间调用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