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医疗信息化管理应该怎么做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06-18 | 2143 次浏览 | 分享到:



3. 
医疗数字化流程重构带来的运营管理挑战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新基建不仅意味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样也意味着数字化流程的深入重构。例如,在医疗机构引入智能药品耗材存储与运输设备之后,物资管理系统也需要实现相应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自动化地出库、入库、库存管理,更大程度上发挥智慧物资管理的效果。再如,智慧化医疗应用的应用会涉及到更加复杂的内部资源调度与控制,只有实现智慧化的运管管理,才能实现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与此同时,不少医院的运营管理依然停留在对人财物的孤立式管理上面,缺乏统一的共享、融合与智慧调度机制,难以满足医疗数字化演进的需求。

4. 医疗业务边界模糊化带来管理范围的拓展

在推动智慧医疗应用落地的同时,5G、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的新型ICT融合基础设施也打破了传统医疗运营管理体系的边界。在新时代,医院运营管理的对象将可能分布于各个区域,非敏感流程的发起与流转也不再基于内部医疗网络,而是拓展到更广泛的网络边界之中。

总体来看,新基建将给医疗业务带来深度革新,要求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进行着相应变革,医疗机构需要认真思考其带来的挑战,并给出应对策略。




新基建背景下,医疗信息化管理怎么做?


在新基建背景下,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演进,医疗机构需要通过面向管理的编排能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全面集成为手段,融合不同医疗应用系统的数据,并提供用于管理多个平台、技术、服务和应用的无缝整合,从临床诊疗、运营管理、决策分析、患者服务、集团协同等不同维度建设覆盖全院全业务应用的数字化体系,提升医疗机构的数字化管控能力。具体来看,医疗机构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1. 
以一体化的思路来进行医疗信息化规划

面临新基建可能带来的数字化医疗应用爆发式增长,医疗机构最好能够未雨绸缪,前瞻性的探索医疗信息化架构,实现不同医院与院区的纵向协同化、前台流程与后台管理一体化整合、医卫全程化的信息化架构,实现从战略决策平台——业务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财务共享——IT基础设施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并确保满足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安全性。

2. 全面提升对于新型智慧医疗应用的整合能力

在引进AI医学影像阅读、智慧医疗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