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建立医疗AI标准数据集,AI发展仍需处理多个数据问题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11-05 | 3541 次浏览 | 分享到:

AI让医院更多的场景变得智慧起来,我们离AI的天花板还有很远的距离。


依图医疗副总裁苏晓鸣:从我们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讲,所有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一定要遵循客户价值,一定要遵循场景化的需求,一定要为客户创造增值,它才有生命力。基于此我们看到了三个明确的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从单点任务到场景闭环。最开始的人工智能只能进行单点任务。比方说肺结节的检出,比方说骨龄的判读,但是这种单点式任务的应用场景不能满足临床闭环应用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从单任务走向了多任务,走向了闭环场景。


第二个趋势是从顶级医院走向基层。最早的时候,人工智能的诞生是与顶级医院的专家结合。但是,人工智能最大的落地应用场景不是在顶级医院,而是在基层,也就是帮助那些缺乏诊断能力、诊断能力不够强的基层医生达到均制化的诊断水平。


第三个趋势是从纯软件化的服务走向软硬一体化的新场景解决方案。最早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服务形态就是软件,但是我们发现,在很多的应用场景下,AI需要有硬件的辅助。尤其是基层,它需要轻量化的、高性能硬件来辅助完成诊疗服务。所以,依图开发了智能的芯片系统和智能的终端来辅助基层,实现他们临床诊疗的需求。


同时,我们发现在儿童生长发育的领域,现有的DR辐射量太高,且需要屏蔽机房,在限制了儿童周期性复查的这一应用场景。因此,我们就开发了专用的微辐射剂量骨龄摄片仪,再配合我们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的系统,它就能够实现低剂量辐射,并且可以入园、入校、入社区。这便是我们看到的第三个趋势。


安德医智大中华区CEO李晶珏: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其内涵便隐藏在两个字里。医学人工智能的,应该来自于权威医院顶级医生多年积累的医疗经验,这部分医疗经验在原来的传统医学中不可复制的,但AI能够把这部分数据经验集合在一起。


在创造后,我们要将其赋基层,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便可以享受到权威医院优秀医生的诊疗服务,这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核心需求,而非简简单单解决效益问题和时间问题。


早期时候,医疗人工智能更多的是解决一些单病种、单一场景、单一任务。然而医学本身拥有复杂的循证逻辑,不以单病种存在,也不被单任务所满足。所以,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我们必须解决多病种同步分析的问题,模拟人脑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这才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真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