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占比61.74%;疫情防控科普其次,为564,占比55.62%;疫情信息发布排第三,为395,占比38.95%;开展智能疫情问诊筛查应用排第四,为273,占比29.62%;没有开通线上咨询服务为166,占比16.37%;开展其他业务(包括心理咨询、微信流行病学调查、慢病管理等)的为55,占比5.42%,详见图1-7。
图1-7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线上咨询情况
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方便了百姓在隔离期间通过网络进行医疗和健康咨询,有效缓解医院门急诊的压力,避免轻症患者在医院聚集致使疫情加重的风险,减轻一线医护人员负担。
4.互联网医疗服务热度增加
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连续下发通知(后附),要求各地利用好互联网资源,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在线开具处方等,推动互联网医疗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调查显示,医院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中,在线预约挂号为598,占比58.97%;在线图文和视频问诊为527,占比51.97%;线上复诊为257,占比为25.35%;在线随访为214,占比21.1%;在线处方和药品配送为161,占比为15.88%;没有开通线上诊疗服务的为214,占比21.1%;开展其他线上诊疗服务(包括居家照护、线上查询报告等)的为42,占比4.14%,详见图1-8。
图1-8 疫情期间互联网线上诊疗服务情况
互联网医疗在抗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医院门诊压力,避免了交叉感染;方便患者在线复诊,也使医生对出院患者的随访更加便利,成为线下医疗强有力的补充。
5.互联网医疗应用技术更多样化
作为互联网医疗的载体,除了传统的医院APP、医院公众号外,企业微信和支付宝也成为很多医院的选择。调研显示,医院选择的互联网医疗应用技术中,医院公众号为866,占比85.40%;医院APP 为335,占比33.04%;企业微信为321,占比31.66%;支付宝为299,占比29.49%;应用其他互联网医疗技术(包括微信小程序、钉钉、医保部分开发的APP 等)为77,占比7.59%;没有相关应用的为59,占比5.82%,详见图1-9。
图1-9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应用技术情况
6.远程诊疗重要性凸显
为防止疫情扩散,最基本的要求是减少人员聚集。远程信息系统在有效避免医医、医患之间接触的同时完成诊疗,提高医疗效率,重要性凸显。调查对象反馈,在抗疫期间开展远程会诊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