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超声:面对20亿人次的诊断量,这条AI影像中的晚熟赛道将如何爆发?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05-21 | 3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AI医学影像这个赛道中,AI+超声这个细分领域受到的关注远不如AI+CT影像,AI+超声一直都相对低调。而2020年初,FDA批准了来自capture health的首个AI辅助超声诊断软件,AI超声赛道迎来重大突破,拿到商业化通行证,这也为AI超声赛道带来更多关注。

 

在国内, AI超声相比AI+CT领域而言并不拥挤,只有几家创业企业涉足其中。但其实,每年我国超声的检查人次约在20亿人次,这一数字远远大于CT检查数量的2亿人次。

 

从覆盖人群来看,AI超声在市场前景上有更大想象力。从产品形式上看,不同于AI+CT赛道,产品出现同质化,AI超声可以赋能于大型超声设备和掌上超声设备,拥有多样的产品形式。

 

AI超声虽然作为AI+医学影像一大细分领域,但是AI+超声有其诸多特点。不同于其他AI医学影像主要是影像分析功能。AI应用于超声需要两步走,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辅助获取正确的影像;二才是辅助正确分析超声影像。

 

很显然,摆在AI超声面前的路并不好走。对于AI来说,如何让超声乘着AI的羽翼进入更多医疗场景,而不是仅限于超声科?AI应用于超声会遇到哪些技术壁垒?动脉网进行了梳理。

 

AI降低超声诊断壁垒,超声为AI带来更广泛应用空间

 

超声应该是执业医生能够获得的最快、最安全和较便宜的医学诊断工具之一,世界上有5000万医生,但其中只有2%的医生掌握了使用超声扫描的技能。

 

超声应该是一种普惠的诊断工具,但是在现实中,超声的应用并不是随手可得。

 

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统计,截至2018,我国超声保有量约为19万台。虽然比起DR市场保有量约为5.5万台;CT保有量约为2.2万台;内镜保有量约为2万台;MRI市场保有量为9255台。对比来看,我国超声保有量并不低,但是各级医院拥有的超声数量并不平衡。截至20184月底,2427家三级医院拥有24270台彩超,平均拥有超声数达10台;而二级、一级医院平均拥有超声数分别为5台、1台,差距较为明显。

 

超声本身具有无辐射、可重复诊断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超声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宜和小巧。但只有超声使用门槛的降低,才能让超声成为真正普惠、便携的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