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S步入商业化,百亿市场背后,信息化企业如何掘金?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08-07 | 3969 次浏览 | 分享到:

CDSS为核心为基层带来普惠的医疗服务——CDSS已经成为百度发展医疗版块的核心产品之一。

 

“专科”和“全科”走出不同的产品设计逻辑

 

众多企业的进入促进了CDSS行业内的竞争,但具体到场景,我们还需要割裂地看待CDSS的发展问题。

 

全科CDSS作为当年专家系统设计者的终极梦想,这项技术已经在诸多医院进行了落地,商业模式也有了雏形。

 

具体而言,它的作用主要存在于两个方向,第一,模拟MDT,为大型医院专家提供意见参考,预防专家决策死角;第二,落户基层医院,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断能力。

 

大数医达AI首席架构师林玥煜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患者肠道感觉不适,便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挂了专家号,但几次检查一下来,患者进行了各种化验,也经历了好几轮专家会诊,但仍然找不到问题所在。这个时候,一位非消化科的实习期博士看到这个病例后,才发现这个患者实际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CDSS的作用便在于此:“专科医生常常会被局限在自己的常用知识之中,漏掉部分考虑,这个时候,医生便需要一个知识库,为其罗列引发患者症状的多种可能,帮助专家唤起记忆,起到类似于多学科会诊的作用。这将减少专家漏掉其他疾病的可能。”

 

现阶段下,全科CDSS的更多作用还是在于基层。加之AI的辅助,这一系统的信息匹配准确率与匹配速度都大幅度上升。以灵医智惠在北京平谷区马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为例,在该系统的辅助下,马坊医院前序问诊耗时可降至约3分钟,加上出具、打印病历,整个过程大致耗时5分钟。比较平时的就诊,CDSS系统支持下的问诊更为详细,更多耗时,但若计算全流程时间,单个患者的时耗大幅减少。

 

总的来说,在分级诊疗大环境下,理想的全科版CDSS能够为基层医疗提供标准化、高效、准确的诊断手段,辅助医生作出患者是否需要转诊决定,以复制的方式,将聚集的优质医疗平等地覆盖到每一个基层地区。

 

相比之下,专科CDSS不仅仅需要大量的知识库进行数据支撑,更为关键的是,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目标疾病的临床诊断路径。用惠每科技CEO张奇的话来说,专科CDSS的建立首先是个临床问题,其次是一个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