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医疗这场大戏中,“线上”和“线下”究竟谁应该唱主角?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1-08-24 | 20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京东健康为例,作为国内首批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之一,京东健康从疫情趋于平稳之后就先后在线下落地心脏中心、精神心理中心、中医院、呼吸中心、耳鼻喉中心等一批专科中心,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医疗”服务。而阿里健康则围绕患者需求,逐步将服务链条向院外延伸,例如在肿瘤治疗方面,阿里健康积极与零氪肿瘤患者服务中心进行对接,统筹建立肿瘤线上线下会诊、随访中心,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链条专业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一站式慢病管理与智慧医疗平台,智云健康针对医院端的需求,专项研发了国内主流医院覆盖率最高的慢病管理SaaS平台“智云医汇”以及国内最大的慢病医患院外交流服务平台“智云互联网医院”。前者重在为医院搭建平台,提升医院整体运行效率;而后者重在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沟通,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其次是购药方面:“线上”重在打通市场渠道,“线下”广撒网形成全覆盖服务网络。以医药电商发家的京东健康早在2019年就大力发展O2O送药服务“京东药急送”,截止目前,“京东药急送”已覆盖全国超过300个城市,除此之外,针对肿瘤用药等特殊药品,“京东药急送”打造了一对一运营方案,并开通了“同城送”模式。而作为其竞争对手的阿里健康也同样在购药方面重点发力,2019年年底,阿里健康就公开申明要大力布局线下医药,截止目前,阿里健康已与5000多家线下药店签订了合作协议,服务已覆盖全国82座中心城市。


而对药物有长期需求的慢病管理又是如何布局的呢。作为国内慢病管理的“标杆企业”,智云健康药店SaaS系统以患者和药店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打造了国内最具性价比的药店处方业务SaaS平台“智云问诊”。这是智云健康的第三个核心产品,旨在提升药店经营效率和利润,为线下药店提供专业、合规的药学及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并覆盖药圈层的7*24健康管理服务,从而帮助居民更便捷和普惠地回归健康生活。


最后是保险方面:以“线下”健康管理为切入点,为“线上”支付赋能。专注于慢病管理的智云健康也开发了智云保险业务,实现了“慢病管理+保险科技”的创新型保险生态闭环。


因而可以清晰地看到,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们在服务模式的打造上,充分考虑患者、医生、医院和药店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以“线上”为辅、“线下”为主的新型合作模式,逐步打通“医、患、药、险”的服务闭环业务链条,实现一体化管理服务,赋能合作伙伴降费增效,提升诊疗效率、运营能力,最终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