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为证:
这一新型合作模式真的走通了吗?
商业模式已逐步明晰,业务生态体系也已搭建完成,但能否真正走通,还需看互联网医疗巨头们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真实表现。
首先以京东健康为例。根据2021年3月29日发布的年报显示,京东健康2020年总收入为193.8亿元,同比增长78.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盈利7.5亿元,同比增长117.7%。而在至关重要的用户数方面,截止2020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年活跃用户数达8980万,一年净增3370万,增长率超过1/3。
其次来看阿里健康。根据阿里健康2020年11月26日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取得收入71.62亿元,毛利18.6亿元,同比分别显著增长74.0%和80.3%,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利润额为2.79亿元,经调整后利润净额达到人民币4.36亿元,同比增长286.4%。其中,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60.36亿元,同比增长75.7%。线上零售自营非处方药(OTC)和处方药收入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的61.7%;线上自营店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6500万,较半年前增加1700万。
最后来看专注于慢病管理端的智云健康。一是在公司层面,截止目前智云健康已完成六轮融资,公司整体估值已突破100亿元,已成为行业领军的独角兽企业;二是在业务拓展上,截止目前,“智云医汇”已进入全国1800多家医院,智云健康药店SaaS系统已接入国内12万+家药店网络,互联网医院平台目前已注册医生达到50000+,实现了医生与广大慢病患者在线交流互动。三是在实际效果上,“智云医汇”系统管理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3.6天、术后住院天数缩短1.2天,而使用互联网医院平台的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比对照组提升15%以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3。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三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依靠着精心打造的“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创新生态体系,无论是在营收数据上还是在用户增长以及业务拓展都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三家巨头也已经在各自的擅长领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现代化路径,并已成为该领域的“行业标杆”。
写在最后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线上医疗在政策指导和技术渗透的双轮驱动下,业务发展速度极快,已经为医疗各端都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线上替代线下”的声音不断从各方冒出。
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医疗是一个相对特殊化的服务领域,一方面是需要多方的紧密连接,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安全的要求极高,有很强的监管性。基于此,互联网医疗平台在大力发展线上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与线下相结合,因为这是其根本,也是最终产出价值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