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成标配,公立医院的十大线上诊疗流量密码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2-03-20
|
2137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各家医院可直观感受到的运营措施,结合管理者访谈,我们总结出了10条“高流量”
秘诀,涉及到从建设到运营,从医生到患者,从院内到院外的各个方面。
公立互联网医院不仅能服务于个人,还能探索B端服务。例如,山东省立三院联合微医,向山东高速、中建八局、建设银行山东分行等企业输出互联网医院服务,为企业员工或用户提供在线问诊、健康管理、健康宣教等服务。徐汇区中心医院联合贯众健康、人力资源公司推出了企业健康福利产品,在企业搭建“云医务室”,向员工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在这种模式中,公立互联网医院、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公司以及B端企业合作,针对相应的用户群精准开发产品与服务,可放大公立医院资源效能。综合来看,10条高流量秘诀只是相对共通的方法,并非都适合所有医院,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值得一提的是,知名大三甲医院侧重通过互联网医院促进优质资源更可及,区域类医院侧重在一定服务半径内尝试更多可能。它们在线下有各自的定位,线上服务也不能与之相悖。除了本文开头的主要问诊数据,互联网医院还可带来多方面效益。
首先,互联网医院为各方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效果明显。同济医院互联网医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刚认为,分流部分复诊患者至线上,缓解了就医难;复诊患者通过线上渠道提前开单,还可节约大量时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介绍,医院参考患者往返医院的人均经济成本,结合线上复诊人次数进行测算,2021年,互联网医院约为患者节约交通住宿等非医疗支出4亿多元。互联网医院促使降本增效,在人流量大、服务范围广的大三甲医院中体现尤为明显。常规复诊、检验检查开单预约等转移至线上后,医院能投入更多精力在线下初诊患者、疑难重症患者身上,充分释放优质资源。其次,线上收入规模化。2021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线上复诊收入超过1亿元,主要来自处方、检验检查和其他诊疗收入。据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互联网医院上线9个月后,线上收入2712万元,弥补了线下的收入缺口。尽管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属性,但收入仍然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最后,助力医院提升综合影响力。山东省立三院、徐汇区中心医院早早开始探索互联网医院,经过几年积累,互联网医院助力医院“出圈”,提升了在患者和业界的影响力。武汉市第一医院虽面临了疫情的巨大考验,但也以此为契机,快速将互联网医院打造成行业标杆;据医院发布的信息显示,已吸引了全国30余家兄弟单位到访交流。在创新服务模式的巩固下,这些医院形成了更强的竞争力。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营并非一帆风顺,之所以能收获以上数据与成效,是无数运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过程中,还需克服各方面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