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部分新技术仍在改进和验证阶段,无论如何,技术创新都将在行业发展中展现巨大潜能。
▶ 小型化、移动化设备应用前景广阔
大型设备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灵活性较差,适合集中处置一定区域内数量较大且产出量稳定的医疗废物。小型化、移动化的处置设备在近两年来已发挥出显著优势。
疫情期间,航天神禾(北京)环保有限公司研制的航天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方舱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协和医院江南院区投用,为应急医疗废物处置补充了重要力量。此后,内蒙古将山东新华医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备用于疫情应急处置。
此外,我国共有3.58万家乡镇卫生院、60.88个村卫生室,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分布广、医疗废物产生量小,按规定进行及时转运的成本较高,适合通过小型移动设备进行就地处置或预处理。
小型化、移动化的处置设备既能更好地满足疫情、自然灾害等事件的资源调配需求,也能更好的覆盖边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促使其进行合规的医疗废物处置。因此,小型化和移动化将成为处置设备创新的重要方向。
很显然,疫情之后,医疗废弃物管理体系进入了新的变革周期,是一个以科技赋能管理流程、补齐应急处置能力短板、加快处置技术迭代的新周期。尽管医疗废弃物治理与临床业务、患者服务等相比,显得更加“边缘”,但它不仅事关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体系的正常运行,还事关生态环境维护,严格意义上讲,医疗废弃物的规范管理乃至精细化管理,影响人群更广。而对于医疗废弃物相关产业而言,随着治理能力提升,原本流入非法渠道的医疗废弃物回归“正轨”,使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医疗机构、处置企业还是科技公司,都将从中获益。
(本文转载自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