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两次曝光的黑产业链,治理之路上有多少医疗产业机会?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2-05-26 | 2044 次浏览 | 分享到:

整体上看,医疗废弃物治理在制度层面有了更具约束力的路径,也有了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智慧科技赋能,

从预防医废流出到精细化管理



医疗废弃物治理,从源头预防废弃物流出尤为关键,这就有必要对废弃物进行从产生、分类收集、贮存转运到处置的全流程管理,物联网、AI、5G、区块链等智慧技术运用,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 建立追溯体系,预防医疗废弃物流出


2020年以来,各地纷纷以省、市、区或医疗机构为单位,开始建设医疗废弃物追溯管理系统。此外,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回收分会和再生塑料分会牵头开发的输液瓶(袋)回收溯源系统也已上线,系统连接医疗机构、回收企业和监管部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实现输液瓶(袋)准确分类投放、暂存、转运、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追溯,避免流入黑作坊及进入食品和玩具行业。


相应的,头部科技公司也争相布局医疗废弃物智慧管理解决方案。


医惠科技是较早将智慧科技运用到医废管理的科技公司之一。早在2011年,医惠就已中标联合国环境保护署物联网医疗废物管理项目;2019年,医惠医疗废物智能监管系统已在浙江落地,为浙江省卫健委搭建全省医疗废弃物监管平台以及卫生机构医疗监管系统。此后,医惠科技仍不断对管理系统和智能设备进行升级,依托无线网络、移动计算、条形码识别等技术,对每个医疗垃圾包、垃圾箱以及回收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以控制回收流程并为追溯保留资料,实现对医疗废物的全流程监管。




医疗废物智能监管系统中的智能回收车


“实现医疗废弃物全流程管理有五个要素:时、空、人、物、环,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产生或处理了什么物品,众多这样的节点连起来形成管理闭环。”东软汉枫是一家医疗物联网服务商,公司在2019年成立后,2020年推出了医废物联监管系统,公司董事长兼CEO卢朝霞向动脉网解析了管理中的关键节点。


卢朝霞介绍,运用电子标签为医疗废弃物赋予“身份”,提供全流程追溯基础;以封闭式智能暂存箱、转运车以及电子秤扮演“数字人”的角色,提升废弃物交接和转运效率的同时,防止撒漏、丢失;运用5G视频监控来捕捉不合规操作或者可能引起院感风险的行为;运用人工智能对医废数据进行监测预警,包括交接转运过程中的重量缺失、医废滞留时间过长等监测。


医疗废弃物管理是典型的多中心应用场景,医疗机构、处置公司、卫健部门、环保部门,都不是绝对的中心,尤其适合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来进行管理。目前,东软汉枫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已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多家大型医院落地应用,既管理院内流程,也可与处置公司、监管部门进行数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