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时代迈向智能时代的“医疗影像”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07-24 | 24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行业参与者完成初步技术验证、产品打磨和市场教育之际,还需解决一个重要的难题——商业化落地。

 

《报告》表明,从当前行业现状来看,AI医学影像产品将会以医疗器械的方式进入医院。长期而言,随着产品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及不断渗透至基层医疗服务市场,行业也将探索按医疗服务费分成的模式,即按照诊断量或者调用量收费。

 

之所以能够探索服务费分成的模式,是因为基层购买力有限,通过分成的方式更容易进行市场推广。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医疗器械的预算和定价有限,即AI医学影像的市场空间也会因此受限。而服务费分成的模式一旦打通,意味着企业能够在来自基层的增量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从而突破市场天花板。

 


竞争壁垒——AI医学影像的渠道能力

 

AI医学影像产品真正的商业化落地,需要有明确的进院方式和渠道。《报告》认为,获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与设备深度绑定,一起进入医院;二是直接以医疗器械的方式独立进入医院,即通过直销与渠道的方式获客,不过依然需要借助设备、PACS、药品等渠道。

 

不管选择上述哪种进院方式和渠道,AI医学影像企业建立重要竞争壁垒的方式,是掌握渠道主动权或者自建渠道的能力。

 



发展方向——临床应用和商业价值

 

经历了三年的快速发展,AI医学影像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横向发展,即以某一器官或者部位影像为基础,覆盖更多病灶和疾病种类,并尽可能多的覆盖常见病灶的诊断。以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联想之星所投企业——深睿医疗为例,其研发的Dr. Wise® 胸部平片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适用于多种胸部疾病的筛查,能够自动检出30多类常见异常病变征象,还可一键式输出标准化智能报告,规范统一报告模板,防止信息遗失,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纵向延伸,即由单纯的病灶检出、量化,向良恶性诊断延伸,并进一步向放疗规划、手术规划等临床领域延伸。比如,深耕神经影像领域的雅森科技,目前已经建立了最为完备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智能分析产品体系,如阿尔茨海默、帕金森、脑卒中、癫痫等,可提供全量数据分析模型,支持全流程诊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