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S步入商业化,百亿市场背后,信息化企业如何掘金?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08-07 | 396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并非新事物,在个人电脑兴起的时代,便有有心者看到了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价值,试图用程序构造一个虚拟“医生”,美其名曰“专家系统”。

 

但那时简单数据的一一映射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俗话说,医诊讲究“望闻问切”,需要医者通过多感官多渠道的信息获取,加之逻辑的判断,才能得到有效的答案。只是通过患者简单的主诉,而不能将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进行综合判断,这样的“诊断”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

 

50年过去,当年的专家系统几经迭代,已经从最初功能单一、关系独立的查询式系统逐步集成于临床系统中。在知识方面,过去配置固定、硬编码的知识体系已经发生改变,如今的CDSS定义更加宽泛,注重于医生通过临床数据分以提升医疗质量,在这个过程中,知识表达开始趋于标注化,知识共享也变得可以配置。

 

当前的CDSS发展应该抓住三个关键:一是数据驱动,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健康数据有效利用起来,挖掘其中的逻辑与规律;二是可配置,在知识可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可配置、流程可配置;三是专科化,通过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个性化数据形成契合精细场景的CDSS

 

如果说前两项方向确定了CDSS发展的精度,那么第三项专科化则是拓宽了市场的宽度,也正因为此,诸多玩家正涌入其中。

 

哪些企业驶入了这一赛道?

 

数年之间,有众多上市公司与创业公司投身其中,其中不乏零氪科技、嘉和美康等独角兽,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有惠每科技、森亿智能等等颇具实力的初创企业。

 

201811月,腾讯获得“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开发人工智能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AIACDSS,成为第一个闯入这个领域的互联网巨头。

 

仅仅过去四月,百度低调控股北京康夫子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并把医疗相关业务收归如今的灵医智惠旗下。截至收购时间,后者已在CDSS方向上深耕了近4年,相关的产品也装进了几十家基层医疗机构。

 

通过对相关领域进行扫描,动脉网发现了30家存在独立CDSS 业务或项目的企业(许多信息化上市公司及信息平台公司存在相关技术及服务,但没有单独设立产品,这里未做统计)。从规模来看,大部分企业位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