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角度的三级医院住院信息化服务研究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1-03-26
|
2309 次浏览
|
分享到:
通过实施住院信息化服务前后分析,可针对性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
4、具体应用成效
4.1就医流程进一步优化
信息化服务模式通过对住院服务中诸多要素的梳理、整合,提供便捷的住院服务,改变了以往手工传统流程模式,减少患者就诊、住院过程中多次往返于各部门,反复排队、等候,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于非诊治及无效住院过程,可以有效解决患者长时间排队入院、检查往返奔波、等待检查或手术等问题,真正体现“信息多走路,病人少走路”的智慧便民理念。截至目前,信息化服务系统已为5所调研医院近10万名患者提供了便捷服务,手机服务绑定用户年增长率达到134.6%;掌上便民服务用户增长率达到83.1%;就医流程的优化,显著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应进一步利用好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通过信息的收集、分类、筛选、分析、共享、预警等环节,服务于医院管理流程的持续优化。
4.2医疗质量逐步提升
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进行规范化管理、流程优化及再造,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减轻医务工作者劳动强度,增加医院接诊能力。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仅改变了工作流程,也提升了服务理念。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大大提高了医护工作者的效率和质量。数据显示,调研医院2019年的住院患者显著上升,较2018年增长13.6%;平均住院日下降3.7%,住院患者病床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均有显著提高,投诉则下降23%。流程顺畅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无效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住院费用,这些均与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支撑密不可分。
4.3患者体验得以改善
近年来,医院通过推进信息化便民服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患者就医流程,给患者带来更加舒适、灵活、便捷的就诊体验。经过第三方对调研医院开展的患者满意度调研,可以根据患者满意度变化反映出医院改善患者就诊体验的效果。从入院、在院及出院3个环节信息化对于患者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患者感知信息化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由2018年的85.34%上升到2019年的94.67%。满意度提升主要体现在入院医保审核、在院期间检查时间、术前等待时间以及出院结算等服务环节。尤其实现在病区进行直接住院费用结算,不仅提高了结算效率和服务效率,也改善了患者就诊体验。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提升了管理水平,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4.4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实施全流程的住院信息化服务,提高信息传递速度,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了管理者对医院运行数据全面、准确、及时把握,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医院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快捷、全面地传递病人信息,为医生诊治和医院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方便患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