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IT五年建设计划拟定,“小而美”的百万级订单打开新蓝海?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2-04-21 | 177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张奇的逻辑来看,电子病历基础能力达标后,顺着时间表向下建设,一方面是沿着智慧医院应用的方向继续前行,以信息化手段优化临床、管理流程,这一方向可选择的切入点多,订单金额在百万级但需求量大,存在一个分散却庞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医保信息化建设,医保压力之下,这是当务之急。



方向一:新征程下的“智慧”机遇


智慧医院建设的提法已被连着谈论了很多年。


对于大量三甲医院而言,完成四级电子病历评级的过程中便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智慧化能力,各科室也在信息化升级的过程中搭载了不少应用,但这些应用多是孤立的、非标准的应用,应用与应用之间的数据并不互通。在这个阶段推动智慧医院建设,首先是要突破医院各个场景之间的数据壁垒。


动脉网曾在2021年对我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状况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数量13400家,其中有50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通过3级及以上互联互通等级测评,我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为3级及以上医院占比仅为3.75%,表明当前我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水平还比较低。


历年互联互通测评情况


因此,以智慧医院为主线,互联互通评级、医疗大数据平台、集成平台、数据中台的业务在2021年发展迅速,并将延续下去,许多新一代企业借着这波浪潮崛起。以医疗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例,Frost&Sullivan在嘉和美康招股书中给出的2016-2020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37.0%,并预期2021-2025年间维持28.0%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


中国医疗数据中心市场规模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嘉和美康招股书)


已经做好数据治理的医院便可以按照智慧医院服务评级与智慧医院管理评级进行应用部分的建设。2022年国家对于三级公立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要求并不算难,数据共享与联通院内外的智慧服务已在许多医院部分实现。因此,2022年更多医院会将精力放在缺失业务的查漏补缺,譬如补全互联网医院的随访功能,优化在线问诊、导诊的智能化能力。


智慧医院服务/管理评级要求

(2022年要求三级公立医院分别达到3级/2级)


2022年后下一步朝向何方?政策指导下,惠每科技、森亿智能、嘉和美康等企业均押在了专科信息化的建设。


专科化的信息建设一是为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质量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二是要让专科生成的数据能够接入院内信息系统,满足DRG/DIP要求,让管理者能够做出精细化决策。这其中有很多少有企业布局的潜力领域,如嘉和美康着力的肿瘤电子病历、产科电子病历;惠每科技的单病种质控系统、V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