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梳理了50份有关医疗健康的两会议案建议和提案,这10个医疗方向值得关注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07-16 | 41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的提案与之类似,提出要建立以省级储备为主、各市县储备为辅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机制,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区域布局,在省市县三级按地域分布和人口数量建立综合型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统一调度。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丁列明则从应急救援体系的另外一个方面入手,提出由国务院领导牵头成立国家癌症防治工作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特别是应该筛选一批疗效确切且患者急需的靶向抗癌药等治疗药品,纳入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一旦出现重大公共事件,这些药品与救灾物资能统筹纳入应急救援体系,保障癌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加速疫苗研发和保证疫苗安全

 

疫苗可用于疫区高暴露风险人群的主动免疫,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以及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并具有长期的保护效果。作为彻底解决疫情的可能手段,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的开发进度备受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建议,我国应该尽快启动相关疫苗Ⅲ期临床试验,优化试验方案,争取做到试验研究与疫情防控有序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则建议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保障疫苗接种安全。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疫苗运输,流程追溯以及安全接种等各个环节的短板问题,做到拿不错疫苗、打不错疫苗,全程可显示、可追溯,提供消费者需要的疫苗品牌,使公众放心安全地进行疫苗接种。

 

5、结合“新基建”引入新技术为医疗信息化赋能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共提交了七份书面建议,其中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提案包括产业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生获得感等热点问题。

 

马化腾建议我国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系统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国家战略,重点研究推动新基建、包括医疗在内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科研创新、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快推进云计算等新基建,以“数据中台”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等一系列措施。

 

他还提出进一步加快智慧医院建设的建议,从而帮助医务人员实现“技术性减负”。同时,实现患者关系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促进医疗模式适应老龄化趋势,弥补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