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量占线下门诊量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11-26 | 3874 次浏览 | 分享到:



730日,孙俊勇在网络诊室接诊时,左侧是装有医院原有信息系统的电脑,右侧是装有摄像头、进行互联网诊疗的电脑。右侧电脑上,显示了患者的预约、报到、就诊状态,以及视频和文字对话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孙俊勇在网络诊室接诊


一名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复诊时间到了,孙俊勇点击视频图标,很快就与患者接通了对话。患者的手术周边位置近期疼痛,孙俊勇指导患者移动摄像头,查看之后初步判断问题不大,建议B超检查。随后,孙俊勇在左侧电脑上开出检查单,一键发送给了患者。

对医生来说,无需改变原有习惯。视频问诊、文字交流也很简单,就像在网上聊天一样。孙俊勇表示。

同时,由于互联网诊疗平台与医院原有系统的高度互通,医生在线上接诊时,还可为患者安排一系列的需求。一位患者复诊时,医生开出处方的同时,发现她本该定期进行的大检查还没做,所以开具了检查单。患者希望大检查完成后,能在线下面诊,当面沟通检查结果。医生查看号源后,又立即为患者预约了最近的线下号源。并提醒患者,可以在线下就诊当天的上午到医院做检查,下午找医生看结果。

也就是说,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交流,医生为患者解决了开药、约检查、约下次面诊的一连串问题。而在过去,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患者往医院跑几趟。

尽管受到医保结算、检查项目特殊性等客观原因影响,患者仍需定期到医院,但整体上看,患者体验有明显改善、医生操作便捷,医院已在现有条件下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流程优化,这也是互联网诊疗量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的原因之一。


药品配送、医生移动问诊等功能将完善

由于互联网诊疗定位单纯、医生操作简单,所以,医院无需配备单独的运营团队。日常工作中,由衡反修带领的信息部协调后续的功能开发,以及收集医生需求和患者反馈进行系统功能优化。

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互联网诊疗还只是开了一个头,衡反修已经列出了接下来急需完善的功能清单。例如:

药品配送。由于部分肿瘤药物需通过冷链物流配送,这项服务要在确保药品配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

医生问诊的移动化。目前医生只能在工作时间从PC端接诊,医生移动端打通后,还能随时利用碎片时间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