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量占线下门诊量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11-26 | 38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功能和流程如何最大限度优化?


在明确了互联网诊疗定位的基础上,医院在系统搭建过程中,主要从患者和医生两个用户端去考虑流程设计与优化。


患者端线上线下一体化就诊基本形成

目前,患者通过互联网就诊的流程如下: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互联网诊疗的患者就医流程,资料来源:医院官微


整个流程大致分为
5个步骤:

线上预约。医院提前一周放号,患者根据医生排班预约;预约成功后,可收到短信和APP推送提醒。

在线就诊。线上号源半日有效,就诊当日准备好手机,确保网络通畅,可以在任何场合候诊。就诊时,医生可在线开处方,也可开出检查检验。

检查预约。如果医生开具了检验检查,系统会自动为患者预约检查检验时间,患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安排,在APP更改预约时间。

缴费。非北京医保患者线上线下均可缴费,北京医保患者除了医事服务费可线上完成,其他需到医院缴费。同时,缴费时限有限制。

检查取药。患者到医院检查和取药可在同一天进行,外地患者也可在当地购药和做常规检查。


 医院大厅的互联网诊疗自助服务机,是线上线下流程的连接点(如检查单打印)


至此,患者端的线上线下流程基本形成。医保支付因北京均未实现脱卡结算,只能使用实体卡片,所以需要患者到院结算。此外,影像类需要依靠医生经验来判断的检查,医院仍建议外地患者每年回医院检查一次。


医生端操作便捷,无需改变原有习惯

后台功能要始终围绕医生需求来进行。如果医生用得不顺手,互联网诊疗推动就很难。衡反修表示。

医院信息部与信息化服务商协同进行技术开发与对接,例如:信息部负责线下HIS改造、原来医院患者线上服务平台——“北肿云病历”APP服务商(北京嘉和美康)负责互联网诊疗线上开发……最终,互联网诊疗平台与HISLISPACS等系统打通,医生接诊时仅多了视频、图文的聊天窗口,处方、检验检查等只需在原有的HIS门诊医生站系统中操作,并一键发送给患者。患者也能在APP上查收处方、检查结果等重要信息,快速、直接的医患对接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