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量占线下门诊量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11-26 | 3875 次浏览 | 分享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互联网诊疗的推动进程


62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实现了互联网诊疗医保支付。当天医保支付在西院区上线,在线复诊量就达到了西院区总门诊量的33%

经过前期磨合,医院于715日正式推出互联网诊疗服务,并通过医院微信、院内展板推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大厅内,互联网诊疗的宣传展板


线上门诊开诊以来,在线复诊患者逐渐增加,由每日几十例增至数百例。截至
87日,全院共有20个科室125位医生出互联网门诊,已累计完成超过7400位患者的线上复诊。

平均每天有超过25位医生,包括知名专家、教授在线为复诊患者提供服务,单日诊疗量近400人次,占医院日均门诊量近2030%。并且这是解决了患者实际需求的问诊量,不包括患者因挂错号等原因,只进行了简单交流的咨询量,这种情况医院也对患者做退费退号处理。

今年以来,武汉因抗疫需要也大力发展了互联网医疗。据湖北日报报道,武汉市卫健委统计的数据显示,5月中旬,武汉连续6日的网上诊疗量达到8626人次,占线下诊疗量的7.4%。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诊疗量呈下降趋势,而线下诊疗量正逐步回升。


相比之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常态防疫期间,互联网诊疗量仍逐渐上升,且占总门诊量的比重高。

从衡反修的介绍中能看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互联网诊疗做了两个最基本的定位。

首先,定位于解决实质性的复诊,例如开处方、开检验检查等,而不是轻问诊、在线咨询。其次,不同于许多公立医院将互联网诊疗看作锦上添花、线下补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将线上视为线下的替代,希望逐步将更多复诊患者转移到线上。

这两个定位既出于患者需求、诊疗特征的考虑,也因为医院希望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患者实质性的医疗诊治,而不是仅仅做建议性的咨询服务方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互联网诊疗项目,资料来源:医院官微


同时,通过互联网开具的检查检验项目,医院也做了严格界定。常规项目如血常规、生化、
CT、超声等可以在线上开具,而病理、基因检测、化疗处方签等复杂项目,出于诊疗安全考虑,暂时不提供线上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