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量占线下门诊量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020-11-26 | 3878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的互联网诊疗不是做补充,而是要做部分替代。这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在介绍互联网诊疗建设思路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作为肿瘤领域高水平的三甲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今年加速推动互联网诊疗服务。在线复诊正式上线近1个月以来,单日的互联网诊疗量已占线下门诊量的30%。并且这30%均是进行了具体治疗措施的复诊,或开处方、或开检验检查,不包含线上咨询。尽管在复工复产的大趋势下,比例近期有所下降,但总量依旧持续提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到院内实地探访,从信息部主任、临床医生、患者等不同视角和体验,梳理出了医院建设互联网诊疗的路径与经验。


为什么力推互联网诊疗?


在复旦版2018年度肿瘤科声誉排行榜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排名第五。作为国内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医疗机构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发展互联网诊疗的动力上,面临着来自医院门诊结构、患者结构等内部原因,也面临着来自疫情防控、政策推动等外部原因。


内因:患者生存期延长,复诊患者比例高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
34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和17个基础研究科室。医院的肿瘤学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科、病理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此外还有多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以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医院还设有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常见主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预防干预研究等领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均有创新与领先的成绩,在国内外颇具影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随着医院研究能力、诊疗能力和整体知名度的持续提升,其医疗服务量也节节攀升。2019年门诊量超过73.7万人次,手术量1.6万台,出院人次数8.9万。

目前我们一般把肿瘤也作为慢性病看待,但它又存在特殊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孙俊勇表示,感冒、常见慢性病已经有了高度标准化的诊疗路径,而肿瘤还是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普遍认为肿瘤的风险比其他疾病高,采用的多是专家型诊疗方式。所以,患者更倾向于在出院后找自己的主治医生复诊。

疾病的特殊性和患者心理的特殊性,使得医院除了收治新病人之外,还需为